1、建设情况:规划积极,方案存变
各省进一步强调智算规划,提升国产化率为后续重要规划。
从“东数西算”到“东推西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以及成渝四大节点立足于统筹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 局,而内蒙古、宁夏、甘肃以及贵州四大节点则充分发挥其地理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中高时延业务。 政策及行业致力于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智算中心在数智化时代将更多扮演平台化的角色,连接上下游软硬件生态,智 算中心推动国产化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国产生态的加速适配完善。
智算中心发挥平台价值: 智能计算中心的协同价值更高,是适 配国产生态的重要抓手。智能算力中心 主要涵盖基础、支撑、功能和目标四大 核心功能。其中,基础部分包括最新人 工智能理论和领先人工智能计算架构, 为整个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 术支撑。在支撑部分,智算中心通过精 细化的作业环节实现了算力的生产、聚 合、调度以及释放,确保智算中心能够 高效利用资源,满足各类计算需求。功 能部分包括了三大服务以及四大平台。 三大服务分别是数据服务、算力服务、 以及算法服务,四大平台则分别是算力 生产供应平台、数据开发共享平台、智 能生态建设平台以及产业创新聚集平台。 目标部分则是聚焦于AI产业化、产业AI 化、政府治理智能化三大目标。
根据《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行动计划》,国内算力基建规模预计 从2023年的220EFLOPS到2025年上升到300EFLOPS。 各省智算建设规划明晰,算力规模、算网能力、能耗指标将持 续提升。各省市对于智能算力建设的规划更加明晰,不仅包含具 体的算力规模,同时在网络时延,利用率,以及相应的能耗指标 方面均给出了明确的规划。
政策明确算力基建国产化时间节点,产业适配加速。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多地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算力中心相关的软 硬件产品及产业的国产化替代,并提出要建设完全自主可控的芯片、服务器、存储等产品,最终实现建设我国100%自主可控 的算力中心。
北京: 国产化:至27年,具备100%自主可控智算中心建设能力。对采购自 主可控GPU芯片、主动进行绿色节能改造的企业,按照投资额的一 定比例给予资金支持。 智算布局:重点建设海淀、朝阳、亦庄、京西等E级智算高地。 2024年5月,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启动施工(朝阳区),意在打 造全栈国产化AI算力生态,由北电数智规划设计并建设运营,共可 容纳3600个智能算力机柜。将逐步累计实现2000PFlops智能算力供 给。
上海: 国产化:到2025年,新建智算中心国产算力芯片使用占比超过50%。 规模及上架:截至2024年中,全市在用标准机架数46.4万个,上架率69.3%,通用算力7.7 EFLOPS(FP32);大型智算中心 12个,智能算力规模54 EFLOPS(FP16)(运营商临港片区投产7 EFLOPS) 智算布局:“三平台多中心”:上海算力交易平台(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上海市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仪电集团)、上海 市人工智能公共力服务平台(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多中心”是临港、松江、浦东、嘉定和青浦等落地大规模智算中心。
头部第三方IDC企业业务布局全国,股东及合作关系具有一定地域性,总体,厂商除资源获取能力外,综合运营运维、产业 生态协同、客户服务能力为AIDC时代更看重的要素。
国产算力方案在2023年之前的智算中心适配已较多尝试,方案成熟 度不断提升。国产算力方案在算力中心的适配在2023年之前,已有 较多尝试,在2023年政策及产业加速推动下,方案成熟度快速提高, 后续更大规模的落地值得期待。 武汉、南京、成都、西安、沈阳等已经就华为昇腾为代表的国产方 案进行了较充分的适配,且保持较高的使用率,为国产生态更大规 模的落地提供重要标杆。
建设方:政府牵头算力中心推动算力普惠,运营商、科技大厂布局领先
数量维度:截至2024年8月,全国投运、在建及规划的智算中心中,地方政府和基础电信运营商主导建设的智算中心项目占 比超过50%,互联网及云厂商项目数量占比约为17.7%。 规模维度:率和服务质量。截至2024年8月,全国投运、在建及规划的智算中心中,互联网及云厂商建设的智算中心规模占 比超过30%,其次为基础电信运营商,占比约为25.6%。
不同主体的智算中心功能定位及布局诉求存在差异。政府主导建设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主要服务于地方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 应用及相关领域数字化转型,大型互联网云厂商出于满足集团AI发展需求及云业务拓展考虑,建设智算中心。浪潮、协鑫等 产业上游供应商,商汤等AI科创企业,理想、小鹏等下游应用企业等基于产业链价值延伸和日常业务需要布局智算中心。
运营商: 2024年,中国移动算力开支计划为475亿元,较2023年上涨21.5%;中国电信 云/算力投资计划180亿元,智算算力累计超过21EFLOPS。 2022-2024年,运营商服务器招标,全部服务器类型数量维度,靠前的厂商为 中兴通讯、浪潮、超聚变、新华三、紫光华山、昆仑技术、中科可控、武汉 长江、虹信软件、烽火通信、神州数码、清华同方。
运营商: 国产服务器招标份额占比明显提升。ARM架构鲲鹏、昇腾、Hygon服务器等国产方案中标比例明显提升。 中国电信AI算力服务器(2023-2024年)集采,国产服务器的采购数量占比达47.5%,鲲鹏服务器约占28亿元。中国移动2024 年PC服务器集采,华为鲲鹏占据较大份额。
互联网: 阿里云:在内蒙古、河北和四川等地建设了多个智算中心,采用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系统,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算法。 百度:在江苏、山西、山东等地的智算中心已实现投产运营,同时在辽宁、天津和四川等地签约和在建的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腾讯:在上海、安徽、广东等地投资建设先进的AI计算中心。 字节:2024年资本开支接近百度、阿里、腾讯的总和,维持AI算力支出显增。 互联网厂商在国内公有云占据重要市场份额,特别是PaaS市场,互联网厂商云资源在软件丰富度及AI赋能方面保持领先。
互联网&科技大厂: 截至24年8月,各企业承建项目数量排名靠前的 包括:华为35个,百度13个,浪潮8个,中科曙光 7个,其他还包括商汤科技、科大讯飞、360、腾 讯、吉利、京东、寒武纪、摩尔线程、快手、燧 原科技等。 统计的42个国产芯片智算中心项目,大多数进 入实质性阶段。37个项目处于投产或运营状态, 3个项目正在开工或建设中,平均投资金额约为 8.65亿元。 以华为为代表的芯片企业不仅提供核心芯片,还 参与智算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推动了产业链的协 同发展。
项目落地: 2024年3月、10-12月算力中心招标数量增长明显,下半年启动项目增多,全年交付数量多。从国内算力中心建设数量看,24 年下半年较上半年呈现增长之势。2024年招标数量自4月起稳步上升,6至9月招标数量月际分布均匀,第四季度招标项目呈 现井喷式增长、10月数量位居榜首,分建设主体,10月招标主体17.5%是政府/院校,10%是电信运营商,72.5%是企业,反映 出企业更多参与智算中心建设的趋势。总体看,从23年下半年开始,交付数量增多,持续同增的招标数量保证后续产业链需 求。
24年第四季度有多个标杆性算力中心项目招标启动。当前招标及启动的数据中心对判断来来总体落地以及产业链需求节奏有 前瞻价值。结合数量看,10月招标数量多且企业建设(运营商除外)数据中心规模相对较大。10月较大招标包括和田县元宇宙 智算中心、丝绸之路数字能力研究院智算中心等,12月包括绍兴数字科创产业园建设项目、中联数据集团算力中心项目等。 润泽(惠州)国际信息港新型智算中心、青海格尔木昆仑云谷智算中心产业园等项目于12月启动。
建设中的项目推进积极,24年下半年及25、26年为交付高峰期。建设中的项目,在2024H2及2025H1有较大规模的投产,包括 中国移动(甘肃·庆阳)数据中心、青海丝绸云谷低碳算力产业园等项目。2024年8月及第四季度总体交付规模明显,包括前 海智算中心、中国广电宁夏中卫数据中心等项目在8月投产;包钢工业互联网智算中心、江天数据环京大数据产业天津北辰 基地第三栋数据中心等项目在10月投产;中金数据乌兰察布零碳算力基地项目在11月投产。
2024年算力中心拟建与启动增多,未来几年算力供给规模持续增长。24年启动算力总量约为23年的2倍,拟建算力总数为23 年的4倍,预计落成时间集中在25年与26年上半年,算力落地周期稳定,算力供给稳步上升。 近年启动开工,特别是运营商、政府为建设主体的智算中心,在25-26年将更多交付。2023年及2024年启动/开工的算力中心, 运营商类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内,结合各地方政策及项目文件,众多政府类项目计划验收为2025年前,24及25 年算力中心 建设需求较明确。
当前建设中的智算中心大部分算力在25年完成部署。其中,大厂及运营商项目建设进度更快,24年在建的智算中心算力总量 约为23年的两倍。 2024年交付的数据中心算力规模是23年的4倍。已交付数量增长迅速,反映出智算中心落地加快,交付情况乐观,整体行业 需求呈高景气度。
2、算力服务:新建与改造并举,价格底部企稳
市场从关注资源获取到着眼收入贡献,IDC上架率仍为重点。土地、算力卡、电力指标仍为智算中心资源限制项,但重要 性逐渐降低,更多关注投资产出(ROI)。 格局来看,算力服务企业经过过去几年的出清,头部优势及客户优势更加明显,头部厂商在AIDC建设及运维优势更显著。 因为AIDC更强调生态协同及规模,有能力协调软硬生态,具备大规模集群运维能力的厂商将获得算力客户青睐。 头部厂商在2025年需新建AIDC以储备2026年增长。
推理算力需求起量,关注投入/产出,选择合适的算力更关键。算力服务核心仍在于匹配客户需求,新建更高功率数据中 心或存量数据中心改造需要考虑投资回报。 结构化闲置的算力中心预计仅少部分会改造为支撑高性能算力的算力中心,AI推理对服务器性能要求较低,有利于提升现 有数据中心上电率。 云厂商零售算力服务价格近半年保持稳定,已签订B端批发订单周期5-10年,不受短期云零售价格影响。
AIDC将继续注重客户合作,绑定质量高、需求稳增的下游客户是算力服务企业发展的关键。2025年,需求量大,最可能需求 超预期的客户为头部互联网厂商。 据信通院数据,总体规模排名前十的IDC厂商分别为万国数据、秦淮数据、润泽科技、世纪互联、数据港、普洛斯、中金数 据、有孚、光环新网和浩云长盛。万国数据、秦淮数据、润泽科技、世纪互联、数据港等总体规模指数排名靠前的IDC厂商 在集约发展指数和能力建设指数中的排名中也保持领先。 指数排名靠前的IDC厂商预计将继续占据头部优势,规模扩大进而提升集约化程度,确保项目IRR。同时,基于客户或资源优 势,会有部分新AIDC厂商扩大市场份额,总体格局亦应倾向于头部集中。
3、规模&散热:国产方案积极尝试,液冷更多落地
由千卡到万卡,国内方案积极尝试。当前国产方案已较容易实现千卡级别的算力集群搭建,24年,一些万卡集群相继落地。 得益于单芯片算力、多异构算力协作性能提升,国产万卡算力集群方案逐步落地。 规模15000卡的国产单池万卡液冷集群落地上海临港。天翼云启用国内首个国产单池万卡液冷算力集群,也是业内领先的 全国产化云智一体公共智算中心。满足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所需的多机多卡并行。 中国移动投产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部署约2万张AI加速卡,AI芯片国产化率超85%,智能算力规模高达6.7EFLOPS。 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采用冷板液冷等多项新技术,支持万张AI加速卡互联并行训练。
截至2024年11月,统计的42个液冷智算中心项目中,35个为2024年新增,液冷智算中心建设落地呈加速趋势。 运营主体看,在统计的42个液冷智算中心中,三大运营商项目占11个,政府及国企项目9个,龙头企业7个项目,科技公司 6个项目,上市公司共4个项目。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