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的老人,为何会故意折磨子女?背后的真相,很多人忽视了

久病的老人,为何会故意折磨子女?背后的真相,很多人忽视了

1、衰老

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提高到77.93岁,人在越来越长寿的同时,其实失能风险也在增加。老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即便没有基础疾病,生理器官也会自然老化,逐步走向衰竭,到了一定年纪,自然就会丧失自理的能力。

2、疾病留下后遗症

活了大半辈子,身体难免会经历过某些疾病,尤其是癌症、高血压中风偏瘫、风湿性关节炎、脑疾、心脏病等,这些疾病产生的后遗症,都会让老人陷入失能的困境中。

3、意外伤害

可能是天灾,如地震、龙卷风、洪水,或是人祸,火灾、交通事故等,这些意外伤害,也可能会导致老人丧失自理能力。

为什么一些老年人生病,尤其是失去自理能力之后,喜欢“折磨”子女呢?是故意的吗?

二、为什么久病的老年人,喜欢“折磨”子女?

老年人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相关数据统计,20%—40%的老人会随着年龄增加出现焦虑、抑郁、猜疑等变化。疾病的发生,更是会进一步加剧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据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病房主任杨旻实介绍,患病的老年人更容易患抑郁等精神疾病,发生率可以达到50%!

很多人只关注到了老年人患者身体上的疾病,却没有看到他们的精神伤害,老年人“折磨”子女就是心理问题催生的。

1、觉得寂寞,需要家人陪伴

大多数患病的老年人会出现寂寞、孤独的情绪,尤其是老伴也去世的老人,家里连个说话的都没有,所以非常希望子女能在身边陪伴。

2、逆反自负心理,不愿接受现实

当被查出疾病后,一些老年人可能会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患病的事实,尽管自己的身体很虚弱、无力,但是又不愿意承受自己的“无能”,出现叛逆、否认心理,想要强调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对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也非常在意和敏感。

3、因病情而恐惧,焦躁

长期被病痛所折磨,无法治愈,老年人会因身体疼痛产生恐惧,又怕久病床前无孝子,产生儿女会嫌弃的心理,从而加重心理负担。

三、如何有尊严而体面地度过晚年?

老人失能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要想预防失能,提升老年生活品质,这些建议请收藏:

1、增加营养,打好身体基础

正确认识衰老,树立老龄观,慎用保健品,通过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针对身体情况,“查缺补漏”。

2、适度锻炼,改善骨骼功能

老年人多“走出去”,适当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平衡力、耐力,以及肌肉强度。提倡老年人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和绝对静养。

3、控制基础疾病,合理用药

老年人保持定期体检,对于血压、血糖和血脂应严格控制,有助于预防老年常见疾病发生。针对基础性疾病,应遵循医嘱用药,用药期间如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调整用药方式。

4、预防跌倒,对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增强防跌意识,定期参加跌倒风险评估,积极干预风险因素。对家庭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

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所有人的明天,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自己,远离失能,让自己的未来过得更有质量,也更有尊严吧。

参考资料:

[1]《4200万失能老人照护问题难解,养老服务如何“救穷”也“救难”?》.中国经营报.2023-02-23

[2]《患病老人成抑郁症新发群体 发生率达50%》.北国网官方.2017-04-08

[3]《如何预防老年失能?》.徐州医保.2021-05-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